· 7 min read

69 次特斯拉 Robotaxi 極限實測!自動避讓、雨天飆車竟比人類更穩? [SUPERCUT]

video
play

引言

大家好,我是小梗。今天我刷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視頻。這位小哥專程飛到奧斯汀,連續69次體驗特斯拉的Robotaxi。這是我至今看到的最全面、最客觀的評測,完整呈現了Robotaxi在高強度實地測試中的真實表現。原片長達32分鐘,我將它翻譯成中文並精簡成10分鐘的版本,保留了精華細節。如果想看英文完整版,鏈接在視頻描述區。那我們馬上開始。

測試背景

在連續體驗了69次特斯拉的Robotaxi之後,這位小哥對這套系統的優缺點有了相當深入的瞭解。他特地飛到奧斯汀進行測試,並不是簡單坐幾趟感受一下,而是要像測試新版本FSD一樣,把它放到最具挑戰的路線中去,刻意尋找可能出錯的地方。目的很簡單——為了科學,也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在這個過程中,他甚至成功讓某個接送地點被暫時從Robotaxi的App中移除,這反而成了他引以為傲的“勳章”。

系統表現與即時調整能力

他最初的總體印象是,這套Robotaxi系統比預期中成熟很多。其中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它在接送地點的即時調整能力。例如,有一次他故意把車輛要求接他的地點設在一個小院裡,並用自己的車堵住入口。沒想到,Robotaxi立刻判斷無法進入院子,並自動將接客點調整到最近的可達位置——院子外面。這種即時調整體現了系統在現實交通環境中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

交通流量與文明駕駛

在另一次測試中,他選擇了一條完全沒有停車位的街道作為上車點,想看看Robotaxi會不會像一些自動駕駛車一樣直接雙排停車。結果,車輛雖然經過了預定位置,但沒有貿然停下,而是繼續慢速前行,直到找到一個既能靠邊又不影響交通的地方才停下等他。這種考慮交通流量、主動避讓的細節,讓他感到比很多人類司機都要文明。

細節功能與小問題

除了大方向的行為,Robotaxi還有一些細節小功能,比如如果乘客下車時忘了關窗,它會通過後排座位的乘員感應器,在檢測到人已離開後自動關窗。不過,他也發現了一些令人意外的小問題,比如駕駛位車門是解鎖的,這讓他感到有些詫異。雖然這些都可以通過軟件更新修復,但作為測試者,他必須去嘗試這些可能的漏洞。

乘客信任與安全性

他解釋說,自己平時是個很難放鬆的乘客,但在Robotaxi裡,他卻在連續測試中打了個“微型盹”。這說明他對這套系統已經產生了很高的信任感,因為每一輛Robotaxi的“駕駛員”水平都是一致的,不會分心、不會酒駕、不會情緒化。

駕駛行為與反應能力

在駕駛行為上,Robotaxi有時甚至比多數人類司機更能提前預判。例如,前方一輛Waymo減速時,Robotaxi也會同步減速,似乎預料到對方要變道插入。這些細微的動作積累在一起,讓他在車裡很容易放鬆下來,因為車輛的反應幾乎總是符合周圍人類司機的預期。

睡覺測試與應對流程

他正式做了一個“睡覺測試”,假裝自己在後排熟睡,看看車輛和系統會如何反應。果然,兩分鐘後,車內響起了Robotaxi客服的語音,詢問他是否一切都好。顯然,特斯拉已經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並設計了相應的應對流程。

安全員的角色與系統限制

雖然Robotaxi的無駕駛員模式讓人興奮,但他指出,目前它仍然是“有監督”的——副駕駛坐著安全員。他認為即便車輛偶有小失誤,也從未讓他處於危險中。安全員的存在一方面是為了確保推出過程儘可能安全,另一方面,他推測這套系統其實是FSD v13的增強版,並未使用前保險槓攝像頭。

未來展望與總結

總的來說,他對Robotaxi的表現很滿意。在四天的高強度測試中,真正的失誤屈指可數,且多數“險情”都是其他人類司機違規造成的。他認為Robotaxi不必完美,但已經比大多數人類司機安全得多。真正的重點在於它如何應對駕駛中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而在這方面,它已經展現出極高的水準。他相信,當這套軟件正式推送到量產車型時,會讓所有人驚喜。

結語

視頻就到這裡了,您怎麼看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訂閱和轉發。我是小梗,咱們下期不見不散!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