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min read

精要解析:英偉達 2025 財年 Q2 財報會議;「三層網絡戰略」如何綁定三萬億商機? [SUPERCUT]

video
play

英偉達財報概述

大家好,我是小梗。英偉達剛剛發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儘管營收和利潤全面超出預期,股價卻應聲下跌了3.14%,收於175.90美元。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究竟數據背後隱藏著哪些結構變化?哪些細節又指向未來AI工廠的真實節奏?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分析這場財報電話會議的核心內容。

財報亮點與收入結構

在電話會議的開場,英偉達明確表示本季度再度創下紀錄,總收入達到467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所有主要平臺環比增長,數據中心繼續擔當絕對引擎,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儘管H20收入減少了40億美元,整體數據中心仍實現增長,展現出結構性韌性。這一信息表明,英偉達的產品組合與平臺化能力有效抵消了單一SKU的波動。

產品節奏與平臺演進

在產品節奏方面,Blackwell平臺繼續放量,環比增長約17%。GB300本季度已開始量產出貨,目標客戶涵蓋雲服務商、企業與主權AI,體現了全棧方案的廣覆蓋。管理層將當前階段定義為一場新的產業革命的起點,重申了未來三到四萬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投資判斷,為後續的網絡與能效敘事奠定了基礎。

性能與經濟性

展望下半年,英偉達將形成更廣泛的市場可得性,尤其在推理側的性價比提升至關重要。下一代Rubin平臺芯片已在流片,計劃明年量產,成為第三代NVLink機架級超級計算機平臺。公司強調年更節奏,以持續提升性能每瓦與總體經濟性,確保資本開支週期與技術代際同步。

地緣與合規變量

自七月下旬起,H20對中國客戶的許可進入審查流程,相關的銷售收入分成討論尚未正式入法規範。公司未將H20納入三季度展望,但繼續爭取Blackwell面向中國的合規路徑,強調商業用途與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這一段傳達出中國相關業務仍處於動態博弈期,英偉達通過多平臺與多區域訂單對沖不確定性。

需求與能效經濟學

年度AI基建投資仍將增長,推理與Agentic AI、主權AI、企業採用與物理世界的機器人需求是主要驅動因素。Blackwell在推理上成為新標杆,機架級NVLink與全棧CUDA重塑了推理經濟學。新數值格式與NVLink 72帶來的每個token能效提升五十倍,強調了性能每瓦與現金回報之間的直接映射。

軟件飛輪與生態

英偉達的軟件持續優化與開發者生態的建設,使Blackwell自發布以來性能提升超過兩倍。CUDA與編譯棧的進步釋放了硬件潛力,開源社區的庫也在加速融入。公司強調對主流模型與工具鏈的上游貢獻,進一步綁定生態位,形成了軟硬協同的正反饋飛輪。

基準測試與企業IT落地

最新的MLPerf訓練基準顯示GB200全勝,面向企業IT的RTX Pro服務器全面量產,適配傳統機房並能運行先進的Agentic與物理AI應用。主權AI的崛起成為新增量,歐洲計劃設立二十座AI工廠,進一步證明市場的深度與廣度雙增長。

網絡與互聯架構

在網絡收入方面,英偉達實現了73億美元的創新高,環比增幅近半,同比接近翻倍。Spectrum XGS的發佈旨在連接多數據中心,推動系統級訂單與本地生態的發展。InfiniBand的環比增長几乎翻倍,仍然是頂級模型工廠的首選。

機器人與物理AI

全新機器人計算平臺Thor的推出,相比上一代在AI性能與能效上實現了數量級的躍升。機器人全棧平臺生態擁有兩百萬開發者與上千家合作伙伴,覆蓋了從物流到醫療的多個領域,預示著數據中心與邊緣的雙向拉動將長期存在。

區域與其他業務

在區域市場上,中國的佔比降至低個位數,展望中繼續不計入對華H20。新加坡的計費佔比上升,但大多數實為美國客戶集中開票的結果。遊戲業務創紀錄的43億美元,受GeForce供應提升與新品拉動,車載計算也開始發貨,行業正加速向更高自動化級別演進。

費用、庫存與資本回報

英偉達的毛利率維持在70%以上,費用端上升主要來自算力基礎設施與人力投入。公司通過回購與分紅向股東返還100億美元,董事會新增600億美元回購授權,確保了持續的資本回報能力。

三季度展望要點

三季度收入指引在540億美元上下,環比再增超過70億美元。展望中仍不計入對華H20,毛利率預計在73%左右。公司解釋運營費用同比高三成區間,強調把握前方增長窗口的主動加速投入。

結論

總結來看,英偉達在數據中心的強勁表現背後,是推理複雜度上升與機架級架構帶來的能效經濟學。Blackwell與GB300的平滑接棒,Rubin的年更推進,確保了客戶的性能與回報曲線持續向上。中國相關的不確定性仍在演進,英偉達通過多平臺多區域與合規推進對沖風險。未來的增長潛力依然值得關注。

視頻就到這裡了,您有什麼看法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訂閱和轉發。我是小梗,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