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min read
【超跑級房車】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終極解析!煞車、續航、座艙全拆解 [SUPERCUT]
深度訪談:Jay Leno 與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大家好,我是小梗。本期我為您翻譯了 Jay Leno 關於 Model S Plaid 的一次深度訪談。Jay Leno 是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資深車評人與收藏家。他邀請了特斯拉設計負責人 Franz von Holzhausen 和車輛工程負責人 Lars Moravy,一起深聊最新版本的 Model S Plaid 高性能車型。從剎車、空氣動力、熱管理,到座艙體驗、智能駕駛與可靠性,信息密度高、還帶路試感受。兩位最核心的一線負責人幾乎“無濾鏡”地把工程與設計的關鍵點說透,既有實測數據,又有背後的設計哲學。
片尾為大家留了個小彩蛋,特斯拉的車裡都有一個叫“Joe 模式”的功能,你知道來由是什麼嗎?咱們片尾揭曉。
超跑性能與日常舒適的完美結合
開場時,Franz 一句話點題:這臺車開起來不像傳統超跑那麼“緊繃”,可它確實是一臺超跑級別的機器。核心思路,是把超級性能、日常舒適和易用性做在同一臺四門轎車裡,讓人平時忽略它的可怕潛力,但隨時一腳電門,整套動力系統瞬間滿血響應。Jay 曾在四分之一英里加速中做出 9.247 秒的世界級成績,這不是“改裝怪獸”,而是能拉家帶口的量產四門車。Franz 與 Lars 強調,這臺高性能版從 0 到 60 英里低於 2 秒,極速可達 200 英里,還能在紐北跑出很有競爭力的圈速,真正做到“全能”。
外觀與空氣動力的創新設計
外觀上,前臉首次採用專屬設計,配合前分流器與兩側更大的導流口,把繞輪拱的氣流“扶正”,降低阻力的同時兼顧冷卻與穩定性。Franz 解釋,新的導流佈局把氣流更順滑地引導至輪側與底部,不只是“兇”了,更是功能性的“兇”。Lars 補充,前分流器與後擾流和擴散器的組合是為了“升力平衡”。當速度來到 200 英里,效率與下壓力的訴求會衝突,工程團隊通過專屬擾流套件把前後軸的升力做得更中性,後軸更“穩”,前軸更“平”,讓高速穩定性、輪胎抓地與轉向信心同時在線。
剎車系統的突破性進展
這次的碳陶套裝不只是“賽道選件”,它的材料與基體結構做了新開發,Lars 稱之為“連續碳基體”,讓剎車片在低溫就能有足夠的摩擦係數與初段“咬合力”。傳統碳陶怕“冷”,要熱起來才好用;這套系統從冷態就給力,完美契合電車“少用剎車”的駕駛習慣,一旦你真要剎,它立刻“咬住”。它還減重約 15 公斤,屬於“旋轉+簧下質量”的雙降,對加速、響應與懸掛跟隨性都有加成。
熱管理與真實續航的優化
Lars 談到全新的熱管理歧管系統 Super Manifold V2,材質從以往的工藝方案改為鑄鋁,導熱更高效,配合流路與控制策略改良,讓整車的熱循環更精準。他們的目標不光是把“標稱續航”做高,更是把“真實續航”與指標的差距縮小。Lars 給了數:標稱提升約 8 英里,同時把真實與標稱的偏差從約 10%拉近到 6%-7%。
座艙體驗的全面升級
方向控制依舊提供 Yoke 式樣,縫線與耐磨做了優化。Franz 提到,配合高階智能駕駛時,Yoke 不遮擋儀表視野,反而是更乾淨的方案。新增前置攝像頭補盲,既強化 FSD 的感知,也方便低速泊車時“頂到路沿前止步”。氛圍燈是新加入的“靈魂補丁”,它不僅可無限調色,還能與音樂互動,真正“活起來”。
動態與靜謐的完美平衡
駕駛邏輯從“分散調項”變為“整車場景模式”:舒適/標準/高性能一鍵切換,電門響應、轉向阻尼、減振標定與空氣懸架高度聯動調節。新車做了大量聲學隔振與吸音優化,讓路噪、衝擊噪都更低。他們把最新的 S 與 X 做成“史上最安靜的特斯拉”,不僅是風路噪,連“聲學透明度”也更優。
輪胎與底盤的創新
電動車低重心、側傾小,輪胎在彎中承受的“垂向載荷轉移”不似燃油車明顯,這意味著不能靠“壓重”去換取側向抓地,必須在胎體結構上另闢蹊徑。他們與米其林、固特異等供應商聯合開發,特別強化胎側剛性,讓輪胎在不增加垂載的情況下提升橫向能力。
可靠性與長期擁有成本
製造精度和裝配品質持續爬坡,面板縫隙更緊緻,J.D. Power 的 IQ 評分也顯著上升。使用年限方面,已知有 2012 年起步的車型跑到 50 萬英里量級,期間確有早期電池更換個案,但總體可靠性與耐久性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智能駕駛的未來
FSD 購買率從剛開始的百分之幾已經穩步上升到百分之十幾。S/X 平臺的選裝率已來到 50%-60%區間,很多人“一用就離不開”,從停車位起步就交給導航與自動駕駛去完成整段通勤。Franz 直言,如今 FSD 比幾年前的體驗判若兩車,幾乎每週改善,很多人試過就“轉粉”。
彩蛋:Joe 模式的由來
還記得片頭埋下的彩蛋嗎?“Joe 模式”這個名字,來自特斯拉董事會成員 Joe Gebbia。某次他向馬斯克反饋:車內一些提示音對家有小孩的場景偏響。於是工程團隊做了一個“一鍵安靜”的系統級音量下調功能,並把它命名為 Joe Mode。這既是一個好玩的命名故事,也體現了這家公司把“真實使用場景”放在第一線的產品文化。
總結
這臺特斯拉 Model S 高性能版把超跑性能、豪華舒適與日常易用統一到一體。外觀與氣動升級帶來高速穩定與能耗優化;碳陶剎車解決“冷態抓地”,並減重助攻加速;熱管理與電池策略縮小真實與標稱續航差距;座艙在座椅、氛圍燈、影音分區與靜謐上全面進化;輪胎底盤以電動車思路重寫邏輯,滾阻更低、抓地不減。
視頻就到這裡了,您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訂閱加轉發。我是小梗,咱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