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min read
馬斯克「一萬億股權激勵」震撼華爾街!特斯拉股價要衝 8.5 兆美元? [SUPERCUT]
特斯拉新激勵方案概述
特斯拉董事會最近公佈了馬斯克的最新激勵方案,這一消息讓華爾街感到震驚。根據方案,如果條件達成,馬斯克將獲得價值高達一萬億美元的股權。這一數字的龐大程度,幾乎相當於沙特阿拉伯去年的GDP。面對如此鉅額的激勵,大家不禁要問:這是股東與馬斯克的雙贏交易,還是潛藏巨大風險的豪賭?你會投贊成還是反對票?
激勵方案的背景與討論
大家好,我是小梗。原本我已經安排好了下一期視頻內容,但一萬億激勵方案這樣的重磅新聞怎麼能不蹭一下流量呢?我立刻臨時加更,緊急製作了這一期。順便說一句,今天馬上會發布的另一期視頻將會為您解讀特斯拉 Master Plan 4,也同樣精彩,請不要錯過。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為大家縮編了Herbert Ong頻道的長篇討論,並加入了一段CNBC對特斯拉董事長Robyn Denholm的採訪。參與討論的嘉賓包括科技與投資話題的主持人Herbert Ong、知名特斯拉股東倡議者Alexander Mertz、投資人Jeff Lutz、模型派分析師Cern Basher,以及特斯拉董事長Robyn Denholm。
激勵方案的核心問題
這期內容緊扣一個核心問題:這份史無前例的激勵計劃,究竟如何確保馬斯克把特斯拉帶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時代的巔峰,同時又讓股東拿到超額回報。討論深入拆解了董事會代理文件中最關鍵的數字、門檻設置與治理結構,讓複雜內容變得一目瞭然。
Herbert Ong開場時指出,剛剛公佈的馬斯克新激勵方案直接把華爾街嚇了一跳,核心是一個跨度十年的超級方案,門檻大膽到前所未有。他強調,特斯拉必須將市值從一萬億衝到八點五萬億,並兌現一系列與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強綁定的運營里程碑。
股東友好的激勵結構
Alexander Mertz直言,這份初步代理文件罕見地對股東友好,目標是讓股東富起來。她提醒關鍵操作點,計票基準日設在九月十五日,想提高投票權,務必在那天持有現股而不是期權或保證金形態。
關於方案本體,Alexander將大圖展開,指出這份薪酬結構是為了把特斯拉推向從未有過的高度,市場價值終極目標定在八點五萬億美元,必須疊加嚴苛的運營里程碑。
投票權與治理結構
Herbert提出了大眾最關心的問題:這次能否讓馬斯克把投票控制權拉昇到超過25%。Alexander解釋了關鍵機制,這次給的是有績效條件的限制性股票,一旦里程碑達成,投票權即時生效。
她還提到,董事會會請股東批准在股權激勵池中新增約兩億零五百萬股作為備選,以應對可能的法律挑戰。無論上訴結果如何,馬斯克的投票權會迅速抬升到接近安全線。
運營里程碑的挑戰
Jeff Lutz從運營能力出發,認為特斯拉已經將工程權衡、供應鏈與製造的打法沉澱成系統,若要在成本最低的價位做出可規模化的Robotaxi與Optimus,沒有哪家公司比特斯拉更有裝備。他預測產品譜系會下探三萬美元以下價位,銷量基盤會被迅速拉大。
Cern Basher則從里程碑難度排位,判斷最先達成的很可能是一百萬臺Robotaxi投入商用,隨後是人形機器人的一百萬臺交付。Jeff補充,商業模式會傾向訂閱化,把FSD、保險、服務、升級打包進月費。
估值與市場對標
Herbert請Cern展示一張來自代理文件的關鍵圖表,將每一檔市值里程碑換算成相當於多少家頭部公司規模,幫助外界感知目標量級。Cern指出,董事會用Meta、Alphabet和Microsoft的組合做了一個利潤與估值雙對標。
以此測算,組合的市值與EBITDA的倍數約二十二倍,若特斯拉把EBITDA從一百一十億拉到四千億,市場很可能給出更高的倍數,特斯拉的市值或許不止八點五萬億,甚至可能落在十五到十六萬億的帶寬。
激勵方案的規則與設計
Cern解釋,這次發的是績效限制性股票,而不是期權,業績達標的那一刻,投票權就到手。董事會在報告中也直言,馬斯克的時間有限,特斯拉需要用對等的回報機制,把他的注意力錨定在公司最關鍵的AI與機器人落地上。
Herbert追問對股價的含義,Jeff粗算,如果不考慮股本變化,八點五萬億大約對應每股兩千六百美元的量級。真正的護城河除了產品和利潤,還有人才吸引力,董事會在文件裡稱馬斯克為人才磁鐵。
結論與外界反應
總結一下,這份新激勵把市值與運營串成一根繩,目標直指AI和機器人時代的頭部平臺。八點五萬億不是口號,它需要機器人出租車、人形機器人與FSD訂閱的真實滲透,更需要利潤臺階不斷抬升。
在外界的質疑中,Herbert指出媒體只盯著一萬億美元的標題黨,真正的標題應該是八點五萬億市值目標與配套的實打實里程碑。CNBC的討論也強調這次方案的按績效付酬屬性非常鮮明,對股東友好。
結束語
視頻就到這裡了,您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訂閱加轉發。我是小梗,咱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