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in read
IREN:數據中心界的特斯拉?AI 時代電力與算力的致勝法則全面解析
數據中心賽道的“特斯拉”:IREN的崛起
在 AI 爆炸式增長的時代,數據中心的算力需求不斷攀升,電力供應可能成為瓶頸。誰能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擴產,搶佔數據中心的紅利?今天,我們將目光聚焦於一家極具潛力的公司——IREN(Iris Energy Limited)。自我開始關注以來,IREN 的股價已經暴漲六倍,儘管我在 26 美元左右入場,但目前的 38 美元股價依然被許多人認為便宜。
IREN的轉型與優勢
IREN 最初的主業是比特幣挖礦,積累了低成本電力獲取和自建數據中心的豐富經驗。如今,在 AI 浪潮的背景下,IREN 全力轉向 AI 數據中心業務。與其他數據中心相比,IREN 的優勢在於其電力、地理位置、標準化設計與快速複製的能力,能夠在比特幣挖礦、AI 算力託管和 GPU 雲服務之間靈活切換。
財經博主 Antonio Linares 提出的觀點認為,IREN 正在按照特斯拉式的藍圖發展,採用“先打磨標準化工廠,再複製擴張”的路徑切入算力與電力短缺的賽道。IREN 的 CEO Dan Roberts 在採訪中詳細解釋了電力獲取、數據中心工程、財務與融資的策略,深入剖析了“AI 擴容遇上現實世界電力與建設瓶頸”的核心矛盾。
特斯拉式藍圖複製
Antonio 強調,IREN 在數據中心的建設上借鑑了特斯拉過去十年驗證過的“藍圖複製”打法。特斯拉在經歷“生產地獄”後,形成了可移植的“工廠藍圖”,並在全球範圍內複製。IREN 的策略是先將數據中心的設計、建造、運維與能效標準化,再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多地點落地。
隨著算力與電力需求的指數級增長,未來 5 到 10 年,可能會面臨“算力要擴、但電不夠”的硬約束。誰能更快鎖定低成本電力,提升數據中心的規模與能效,誰就能在競爭中勝出。
流程力與經營效率
Antonio 提到的“流程力”是指企業能夠連續完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標,並經常超預期提前完成的能力。IREN 在 Canal Flats 的項目原計劃於 2021 年 12 月完工,結果提前到 9 月交付,算力也超出預期。這種高效的執行力使得 IREN 在規模與能效上不斷提升。
儘管現金流表現不佳,SEC 要求將比特幣銷售產生的現金計入“投資活動”,但 IREN 的資產負債表仍然健康,且具備再融資能力。公司以每月 50 兆瓦的速度增加數據中心能力,簽下了約 2.93 吉瓦的電網併網容量。
電力獲取與電網工藝
IREN CEO Dan Roberts 解釋了一個常見誤解: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並不影響數據中心的穩定供電。IREN 接入的是西德州的 ERCOT 電網,電網的發電結構中可再生能源佔比很高,供電是全天候連續的。此外,IREN 還開發了算法,能夠在電價飆升時自動“讓計算機睡眠”,降低電力成本。
面對未來 AI 相關超大規模資本開支可能超過 3000 億美元的需求,IREN 已經鎖定了約 2.3 吉瓦的電網容量,但仍需進一步擴展以滿足需求。
財務與組織靈活性
在財務方面,IREN 在截至 6 月的 FY25 實現營收 5.0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8%。公司同時宣佈向 Nvidia 採購 1.09 萬臺 GPU 服務器,預計到 12 月 AI 雲業務年化營收可達到 2 至 2.5 億美元。管理層在挖礦、託管與 AI 雲之間動態分配資源,以應對宏觀波動與技術躍遷。
IREN 的管理策略強調“可選性”,在不同業務之間靈活調整資源配置,以最大化回報。
策略靈活度與建設方法
在德州 Childress 的 Horizon 1,IREN 不會讓廠房“先空著”,而是同時推進自營 AI 雲的能力與潛在託管客戶的談判。公司在硬件租賃方面也保持靈活,允許在租賃期末選擇買斷或升級,降低了持有過期資產的風險。
在建設方法上,IREN 堅持第一性原理與自建為主,早年風冷站點的成功經驗正在被應用於液冷站點,以確保成本、進度與質量。
結論與未來展望
IREN 通過“特斯拉式藍圖複製”將數據中心標準化,藉助西德州等低價電力提升能效與 PUE。隨著 AI 與加密貨幣推動的指數級需求與電網建設的線性現實之間的矛盾,IREN 的電力獲取與施工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IREN CEO Dan Roberts 的績效激勵方案與特斯拉類似,股價達到 370、650、925 和 1850 美元時,他有權以 75 美元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這一設計不僅展現了 IREN 的遠大願景,也確保了 CEO 與股東的利益高度綁定。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贊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