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in read

如何才能吃到“AI 具身化”財富大蛋糕?特斯拉在這場革命中扮演什麼角色?

video
play

什麼是“AI 具身化”?

在當今的科技環境中,AI的能力已經相當強大,但它的主要應用仍然侷限於數字世界。未來的AI進化將是那些能夠在現實世界中感知、行動並持續學習的系統,這就是“AI 具身化”的核心概念。特斯拉在這一變革中將扮演關鍵角色,正如馬斯克所言,特斯拉的目標不是在舊的財富上爭奪,而是創造一個更大的財富蛋糕。那麼,普通人又該如何參與這一進程呢?

投資者的視角

今天,我們將分享兩位對特斯拉有著十年以上研究的投資者Farzad和Emmet Peppers的對話。Farzad是一位長期關注特斯拉的博主,而Emmet則是自2012年起通過Good Soil Investment Management參與特斯拉投資的投資者。他們從投資者、產品用戶和產業觀察者的角度,探討特斯拉如何將AI從大模型推向“具身化”,以及這對估值、產業與社會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

特斯拉的“車業務”

Farzad將特斯拉形容為“正在創造一個新世界”的公司,核心在於AI的具身化。Emmet則認為,參與AI具身化帶來的財富創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擁有特斯拉的股票,然後上車”。他強調,特斯拉的“車業務”實際上是一個“帶輪子的機器人”,當FSD(全自動駕駛)版本14及更高版本推出時,大家會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在賣車,而是在規模化部署“AI 具身化”。

估值與市場反應

對於短期估值的爭論,Emmet表示不執著於傳統的PE(市盈率),因為特斯拉像一家史上最大的“創業公司”,傳統的靜態倍數難以適應這種業務躍遷期的定價方式。他認為,特斯拉的敘事主軸已經從“電動車”轉向“AI具身化載體”,而引爆大眾與華爾街“頓悟”的觸發器將是FSD 14及後續版本的推出。

Robotaxi的未來

Emmet判斷,當Robotaxi開始“賺錢”的那一刻,華爾街將爭相重估特斯拉的股價。他認為,未來5到7年內,Robotaxi與人形機器人將逐步改變人們對“車”和“勞力”的概念。特斯拉在數據與里程獲取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它自己就是車的製造商,而Waymo則受限於車隊規模。

技術路線與體驗

在技術上,特斯拉堅持“端到端、純視覺”的路線,這與依賴多傳感器融合的競爭對手不同。Emmet指出,很多質疑來自於“過度自信”與“不足的親身體驗”。他認為,真正的分水嶺在於“親自上車”的那一刻,體驗將改變人們的認知。

新市場的開拓

Farzad提到,特斯拉不僅在“搶份額”,而是在“造新市場”。例如,RoboVan可以轉變為“移動美髮店”,未來可能會出現移動診所、移動課堂等新形態服務。隨著Optimus的推出,特斯拉將進一步打開一個以萬億計的新市場空間。

社會影響與風險

在討論新技術帶來的社會影響時,Emmet提到,資源的分配可能會加劇社會的不平等。因此,可能需要某種形式的UBI(全民基本收入)來緩衝轉型期的陣痛。他設想通過“機器人稅”或許可費來對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產生的價值進行數字化徵收,以支持低收入人群。

激勵與里程碑

Farzad認為,馬斯克的薪酬方案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激勵與里程碑將推動特斯拉在Robotaxi和Optimus的擴展上全力以赴。Emmet回憶起上一次薪酬方案的成功,認為這一次也可能重演。

總結與展望

總結來說,當我們將車視為機器人、將高速增長視為“里程與數據”的函數、將新市場視為“價格坍塌後的二次創造”,特斯拉的未來將變得更加清晰。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Robotaxi的安全員撤除與開城節奏、每英里的真實毛利與盈虧平衡速度,以及Optimus在工廠裡的可複用任務數與單機成本曲線。

彩蛋:Waymo的未來

最後,關於Waymo是否會退出奧斯汀的問題,Emmet認為,當特斯拉以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供給滿足Robotaxi需求時,Waymo將面臨經濟性與利用率的壓力,可能會選擇退出。這一幕將直觀地展示特斯拉在規模、成本和體驗上的優勢,進一步驗證AI具身化的商業勝利。

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留言交流。如果覺得有用,請點贊訂閱,我們下期再見!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