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in read

特斯拉低價 Model Y/3 上市,真便宜了嗎?配置縮水與 AI 戰略全解析!

video
play

特斯拉新版低價車型的發佈

特斯拉的新版低價車型終於亮相了——標準版 Model Y 售價為$39,990,Model 3 則為$36,990。本該激動人心的發佈,卻讓不少人感到失望:這價格真的夠“親民”嗎?配置的取捨是否划算?特斯拉這麼做,是戰略失誤,是臨時應對,還是早已布好的長線棋局?

價格與配置的爭議

大家好,我是小梗。你覺得這兩款車的價格怎麼樣呢?說實話,我覺得太貴了,確實有點特斯拉在敷衍市場的感覺。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本期我為您選編了兩條視頻,核心視角圍繞:低價 Model Y 和 3 到底改了什麼、值不值、特斯拉把資源押在 AI 與 Robotaxi 後,整家公司要怎麼走。

嘉賓分析與觀點

主持人 Brian White 請來德州工廠長期航拍觀察者 Joe Tegtmeyer、財經分析師 Matt Smith,以及投資博主 Nick Gibbs;在第二個視頻裡,Farzad 也給出他對整體戰略的解讀。視頻內容把產品微調、財務現實、AI 路線、用戶認知和監管落地,完整地接在一起。

Joe Tegtmeyer的觀察

Joe 上週被邀請到 Giga Texas,正式發佈前就試駕了標準版 Model Y,也同時看到標準版 Model 3。他表示,這不是一輛“全新車”,更像是 Model Y 的一個變體,但相比 Model 3,這次 Model Y 的外觀、內飾和生產線改動都更大。他認為這個定價和配置的組合,是“花不太多錢、先入門試試”的市場位置。

Matt Smith的財務分析

Matt 從財務角度提醒:美國的 7,500 稅收抵免已經沒了,所以這次入門款的“有效價格”其實比之前更高,難指望需求因此大幅提升。但在新定價環境下,能提供更便宜的入門選項,至少能“承接”一部分被抵免帶走的需求,是穩妥之舉。

Nick Gibbs的激烈質疑

Nick 更激烈:要麼這是個大錯誤,要麼是臨時轉向。他不相信特斯拉花這麼久只做出這種結果,認為公司陷入“臨界點”——Robotaxi 在前方,是否值得分心去起一條全新低價線?

配置的取捨與用戶體驗

車頂引發最多討論。Joe 解釋,白車身裡仍然是為大玻璃準備的結構;如果改成金屬頂,需要新衝壓設備、加固、重新做碰撞合規,成本與複雜度都高。砍清單還包括揚聲器與低音炮、收音機、氛圍燈等。Matt 認為入門價對應少功能合理;更關鍵是把用戶引導到 FSD 訂閱或一次性購買。

市場認知與教育的重要性

Brian 問“可服務市場”能大多少。Matt 引用過往研究:降價並非線性放大可服務市場,可能是多倍彈性,但現實是之前有抵免時也出現產線未充分利用。他認為,除了價格,認知與教育是關鍵變量。

生產與成本的未來

在生產端,Joe 在德州和弗裡蒙特看到:舊款 Model Y 在白車身階段安裝後艙蓋需要很多人力,如今已是全自動;這不僅降錯、提效,還能更快適配不同部件。Nick 提醒價格策略不會一口到位,公司會做“市場價格探索”。

未來的方向:AI與Robotaxi

關於 Robotaxi 是否需要後排屏,Joe 說根本不是問題。資金正投向 Cyber Cab 方向,他不認為會有“Model 2 兩門掀背”這種新款。Farzad 提出三條路徑,強調 FSD 和 Cybercab 是公司未來的關鍵。

總結與展望

總結來看,這次“更便宜”的 Model Y 和 Model 3 更多是“不大動產線”的取捨版本,目標用戶是第一次接觸電動車、看重基礎科技的人。公司層面,資源與資本正集中到 FSD 與 Robotaxi,v14 的快速進展被視為更有意義的信號。

彩蛋時間

在 Drive through 車道上,FSD 是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什麼時候該走的呢?目前並沒有技術細節披露,但結合 Joe 提到的 Grok 語音方向和 v14 的場景理解,這正好呼應了全片主線:特斯拉把資源與心思,全部押在“車自己理解世界”這件事上。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