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in read

特斯拉 FSD 14.1.1 洛杉磯完整路測:語音交互、從車位到車位,城市駕駛全紀錄!

video
play

引言

大家好,我是小梗。在上一個視頻中,我分享了特斯拉 FSD 14.1 的實測,提到系統在駕駛過程中存在一些猶豫和幽靈剎車的情況。沒過多久,14.1.1 版本就已經推送,並修復了許多相關問題。於是,我決定趁熱打鐵,再來一期。這次是火星哥帶來的 FSD 最新版本——14.1.1 的完整路測,記錄了從洛杉磯市中心一個路邊車位出發,到目的地完成停車的全過程,手不碰方向盤,腳不踩踏板,歷時30多分鐘。

FSD 14.1.1 的新特性

火星哥開場就表明,他手上的這臺車運行的是特斯拉最新一代自駕早期版本,稱為 FSD14 預覽版。與大多數車主當前使用的 FSD13 相比,這一版本尚未全面推送,但他將通過一段完整的城市通勤來展示其工作方式與差異。

他首先明確了能力邊界:從一個停車位到另一個停車位,全程不碰方向盤和踏板,這是這代軟件的主打承諾。新版新增了車內對話能力,車載 Grok 能夠根據語音指令提供餐廳建議,並提示附近的停車情況,使得路線規劃從一開始就考慮了“吃什麼、停哪兒”。

駕駛體驗與系統反應

儘管 Grok 的回答有些延遲,但整體對話體驗相當自然且實用。火星哥通過一句“帶我去 Macaroni Republic”設定了目的地,系統隨即顯示了距離、能耗等關鍵信息,簡單直接,成為是否繼續出發的即時依據。

在開始自駕後,車輛從緊湊的車位平順退出,起步自然,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系統在導航上不僅更聰明,還將“到達後的動作”納入任務,這為後續評估泊車能力埋下了伏筆。

感知能力的提升與挑戰

火星哥解釋了為何 FSD14 尚未全量推送:官方仍在“拋光”駕駛舒適性。FSD13 的體驗如同專職司機般順滑,而 FSD14 雖然感知更強,但在具體動作上仍在調校之中。更強的感知能力使得系統能更快識別並預判潛在風險,但也帶來了更頻繁、更輕微的點剎與猶豫。

在路上,火星哥首次遇到了“誤判式禮讓”的情況,車輛似乎在為緊急車輛讓行,但周圍並無鳴笛的救護車或警車。這與新加入的“自動避讓緊急車輛”功能有關,偶爾會將環境信號誤判為警示,導致過度靠邊。

複雜交通場景的應對

在複雜的城市路況中,FSD14 展現了其“能看清、先禮讓、錯了能改”的基本能力。面對站在車道邊的行人,車輛給出了輕微的預防性制動,既表明“我看見你了”,又不至於打擾後車。

在遇到大量騎行者穿行時,車輛保持靜止,耐心等待空隙,未與非機動車搶道,顯示出“弱勢交通參與者優先”的策略。更有趣的是,當前方出現大量消防車時,車輛主動掉頭改線繞行,展現了其對複雜場景的判斷能力。

停車能力的考驗

最終,火星哥將車輛帶到了餐廳附近,真正的考驗來了:能否自己把車停進路邊空位。車輛迅速找到平行車位並開始操作,但又突然退出,似乎“否決了自己的決定”。這種行為在人的眼中可能顯得奇怪,但在複雜的交通環境中,系統的謹慎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短暫的繞行,車輛最終在餐廳同側找到合適的車位,成功完成停車任務。這也解釋了之前的反悔,因為它找到了更好的停車點。

總結與展望

火星哥總結了這次早期版本的整體觀感:功能完整,能夠處理城市路況、行人、自行車、封路與應急車輛等複雜因素,但舒適性仍有提升空間,主要體現在猶豫與點剎偏多。他認為這並不是“退步”,而是“感知變強後的副作用”。

在這次城市路測中,我們看到了四個關鍵點:它將“語音—路線—到達動作”串成一體,從車位到車位的閉環更完整;感知更強,預判更早,但帶來了更多“輕點剎—再確認”的謹慎;在複雜場景中能自主繞行、禮讓有序,接近 Robotaxi 的標準;最終能在正確一側找到車位並完成停車。

展望未來,FSD14 系列將進一步提升“放鬆程度”,但目前仍需駕駛員專注,Robotaxi 級別的“無安全員運行”還需要更多版本與驗證。隨著團隊的快速迭代,我們期待看到更順滑的動作與更堅定的決策,讓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更接近人類的駕駛體驗。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