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in read

TSLA 深度揭祕:特斯拉 Optimus 估值邏輯分析 -- 人形機器人如何成就特斯拉的 25 萬億市值?

video
play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舞動的未來

最近,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跳舞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許多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懷疑這是否是 AI 動畫或特效合成。視頻中機器人的舞步流暢、四肢靈活,平衡能力驚人,確實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實拍的。然而,特斯拉官方強調,這段視頻不僅是實拍,播放速度也是原速,沒有任何加速處理。大家好,我是小梗,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特斯拉的 Optimus 機器人背後的深意。

25 萬億美元的市值目標

馬斯克在 2024 年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曾表示,Robotaxi 全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有潛力讓特斯拉的市值達到 5 萬億美元,而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則可能將這一數字再乘以五,達到 25 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畢竟 25 萬億美元的市值幾乎接近於 2024 年美國全國 GDP 的總和。特斯拉目前的市值在 1 萬億美元左右,是否意味着還有 25 倍的增長空間?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 25 萬億美元的市值目標究竟從何而來。

人形機器人需求的背景

馬斯克曾在未來投資倡議會議上提到,到 2040 年,地球上的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乍一聽,這似乎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但我們不妨從現實出發,思考這個世界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的機器人。

首先,全球正面臨出生率下降和老齡化加劇的問題,勞動力短缺已成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難題。尤其是在製造業、物流業和護理業等對人力依賴強的行業,勞動力缺口愈發明顯。根據研究,僅美國製造業的長期職位空缺就超過 70 萬個,預計到 2030 年,全球範圍內的製造崗位缺口將繼續擴大。

在這種背景下,像 Optimus 這樣的可行走、可抓握的人形機器人,正好能夠填補這一結構性空缺。它的優勢在於無需改造現有環境,能夠直接使用樓梯、電梯、門把手等設施,完成物料搬運、倉庫分揀等工作,甚至在危險環境中替代人類。

馬斯克的願景與市場潛力

馬斯克的願景不僅限於填補勞動力缺口,他曾表示:“每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 C3PO。”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在工廠中工作,還能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未來,機器人將承擔做飯、種地、打掃等家務,讓人類有更多時間去創造和享受生活。

如果我們認同人形機器人確實有如此龐大的潛在需求,那麼前面提到的 25 萬億美元的市值目標就不再是天方夜譚。馬斯克預計,未來一臺 Optimus 的製造成本可能只有一萬美元,售價在兩到三萬美元之間。假設未來有十億人購買這個機器人,每臺售價 2.5 萬美元,總收入將達到 25 萬億美元。這爲特斯拉的估值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競爭格局與市場前景

不僅馬斯克,英偉達 CEO 黃仁勳也對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潛力表示樂觀。他在 GTC 大會上指出,物理 AI 市場未來可能達到 50 萬億美元。全球製造業和物流業的總規模接近這個數字,而這兩個領域又是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場景。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機器人每年能替代一個工人創造十萬美元的產值,那麼花兩到三萬美元購買機器人,三年就能回本。企業自然願意投資。而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提供算力和工具的平臺,基本上是機器人時代的“挖金者”。

特斯拉的戰略與未來

特斯拉的戰略不僅僅是賣車,而是將其轉變爲一個擁有海量機器人資產的平臺型公司。未來,Optimus 可能會被用來完成各種工作,甚至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爲用戶創造收入。馬斯克曾提到,Robotaxi 可以幫助車主賺錢,未來的 Optimus 也一樣。

假設未來有 10 億臺 Optimus 在全球運作,每臺年創收 1 萬美元,其中 20% 進入特斯拉,這將帶來每年 2000 億美元的高利潤營收。按 30 倍市盈率計算,僅這一部分就對應 6 萬億美元的市值。再加上硬件銷售、技能訂閱、數據服務等多元收入來源,市值達到 20 至 25 萬億美元並非完全沒有邏輯。

現實挑戰與未來展望

當然,所有這些設想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 Optimus 的舞蹈令人驚歎,但要讓它完成更復雜的任務,如下廚、照顧小孩等,仍有很大差距。此外,現實世界的物理限制、法規、倫理問題等都可能拖慢機器人的普及速度。

然而,如果我們將其視爲一種可能重構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趨勢,Optimus 的意義就不僅僅是跳舞那麼簡單。它代表了一種新的產業範式,是一個潛在的萬億美元風口。

結語

我們正站在一個新時代的門口,而 Optimus 或許正是那把鑰匙。它的舞步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整個人類社會的運行模式。能親歷這個時代,我們的確很幸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點贊、轉發,讓更多朋友看到。歡迎訂閱頻道,我們將持續追蹤特斯拉、Optimus 以及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最新動態。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Share:
    返回文章列表